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宁波通商银行:深耕普惠金融 赋能小微发展
阅读: 10050
04-11 10:36:11 来源: |

抓好普惠金融,既是商业银行践行金融为民初心、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自身战略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宁波通商银行作为小型银行稳健成长的典型,持续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大力推进“园区+供应链+科创”三金融合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普惠金融“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融资解决方案,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瓶颈。截至2024年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5.3亿元,较年初增加20.7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1.1亿元,较年初增加21.4亿元。

yd_cnt_169_01hxfpegc5iu.jpeg

“协调机制”推动,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慈溪某铝业有限公司是宁波市“专精特新”入库培育企业,同时入选2022年慈溪市“实力百强”企业。公司从首次贷款300万元起步,经过多年经营,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销售稳步增长,为迅速扩大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企业亟需提升新能源电池框产能,但受制于提供的抵押担保手段有限,资金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而且,企业拟新建一条生产线,急需借助银行融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宁波通商银行获悉后,迅速协同地方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专班及园区管委会开展现场调查,基于客户现实需求及发展前景,决定通过“园区+科创”业务模式,为客户量身制定了授信方案,通过“智创担+信用”组合创新,为客户放款3000万元,有效解决企业资金需求,降低财务成本,助力科创企业技术升级,得到客户高度认可,实现政企联动解决企业融资需求。企业负责人多次感谢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园区管委会及宁波通商银行,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三金融合”带动,形成批量金融服务方案。

为切实提升小微企业服务水平,解决融资手段缺乏等难题,宁波通商银行将普惠金融与自身“三金”战略业务发展相融合,极大地丰富了融资服务途径。通过园区金融带动,加强重点园区传统优势行业研究,对各重点园区的传统优势行业、园区所在区域传统产业及各园区合作客户较多行业进行梳理分析,强化园区金融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推进“重点园区+小型供应链”“重点园区+国际业务”等融合发展。通过供应链金融带动,持续深化四大重点行业拓展,积极开拓充电桩、智能家居、宠物食品、饲料、农化等细分行业开发方案,推动链属上下游小微企业业务提升。通过科创金融带动,强化信贷和投贷“双轮”驱动,加快推进“园区金融+科创金融”发展模式、知识产权业务模式等创新产品模式,同步加强各辖区科创金融业务政策灵活运用,通过“人才保”、科技信贷“风险池”等产品政策赋能企业发展,以“科创孵化基地+投贷合作”模式持续升级科技金融服务。

“科技兴行”驱动,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针对普惠客群普遍存在金额小而分散、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宁波通商银行加大科技兴行力度,持续提升全线上化服务能力,努力实现金融科技、风控建模等创新能力输出,提升普惠小微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近年来该行推出线上化“惠抵通”“乐业通”等产品,小微企业仅需通过手机银行或者微信小程序扫码即可完成贷款申请、合同签署、在线用款,有效地解决了小微企业临时性周转不足的情况。尤其是以供应链金融模式切入乡村养殖等核心企业,通过风控模型开发部署,加强核心企业信息的交叉验证等风控手段,有效掌握农户经营情况,打破乡村普惠客群信息采集壁垒问题,实现线上准入、额度测算与放款审批全自动化,大幅提升普惠客群服务体验和获贷效率,为行业深耕和普惠场景的复用推广迈出重要一步。

后续,宁波通商银行将坚持金融为民初心,秉持惠企利民本心,落实融资协调机制等政策要求,以“三金融合”服务为抓手,以金融科技赋能为支撑,加强小微企业差异化服务,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做到持续增量扩面降本,成为普惠小微企业的“伙伴银行”,助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1条评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