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宁波通商银行:五大架构,全面增强数字金融发展新动力
阅读: 98050
04-12 09:18:23 来源: |

通民心 商行行(横版全屏).jpg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金融科技发展的新部署,更好地满足数字经济时代的新任务,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先后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新要求努力推动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

作为深耕本土的数字金融“践行者”,宁波通商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以及监管机构数字化转型要求,依托长三角产业结构多元、民营经济活跃的数字金融土壤,不断深化科技兴行和数字融合战略实施,描绘出“业务、应用、数据、安全、技术”五大数字化转型架构蓝图,打造专业化经营、特色化服务、精细化管理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形成数字金融与区域经济互助互成、共融共进的发展格局。

全面融合,开启“一站式”服务通道。业务架构是通商银行一体化、高效率金融服务的门户。相较传统离散式的金融服务,该行将“运行更流畅、风险更可控、规则更清晰”的业务架构体系贯穿于数字金融服务全流程,打造集手机银行、个人网银、企业网银、银企直连、智能柜员等数字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金融门户,无论是快捷存贷、跨境支付,还是在线理财、智能顾投,数字技术都将在短时间内辅助客户完成复杂的金融操作流程。在此过程中,人脸识别、视频认证、指纹核验等数字工具将同步嵌入,迅速匹配个性化的客户旅程地图,引导客户开启“一站式”数字金融服务,将无处不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融入客户工作生活各领域。

应用并行,享受“分秒级”服务体验。应用架构是通商银行智能化、自动化金融服务的核心,向上支撑业务架构蓝图,向下集成风险与运营体系建设。风险体系是通商数字金融服务的“生命线”。该行运用二代征信指标平台、图建模等数字化工具,将业务全生命周期风险控制点落地于智能风控模型,并借助大数据风控决策引擎的深度学习,形成贯穿贷前、贷中、贷后风控规则与评分模型,构建起集风险预警、自动审批与AI监控“三位一体”的智能风控体系。目前,覆盖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票据秒贴等业务场景,有效发挥了中小银行灵活便捷的比较优势。运营体系是该行数字金融服务的“主控线”。该行抓住账户和支付两大核心,以前中后台直通式、一站式、自动化作业处理为方向,进行业务流程、系统、制度统一规划和设计,打造“便捷、顺畅、清晰”的流程银行体系,促进数字化流程从服务保障向价值创造转型。在“332N”企业级应用架构的整合下,风险、运营体系并行运作,确保您享受秒级的金融服务效率。

数据贯通,捕捉“个性化”服务需求。数据架构是通商银行个性化、跨渠道金融服务的枢纽。数据治理领域,从业务产品视角和数据质量视角出发,建立数据前端校验和后端核验规则,确保数字金融各要素完整、准确资本管理领域,建设满足资本新规要求的资本计量管理能力,确保每份资金得到优质、高效的运作数据决策领域,聚焦“财务、风险、存贷和运营”四大主题指标的落地试点和数据模型管理的线上化流程、统一化管理、智能化建模,充分发挥数据中台的辅助决策能力客户服务领域,利用统一的客户信息管理体系描绘出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客户视图,结合通商跨渠道和跨产品线的客户信息共享,保证数字金融服务的连贯和高效。

安全保障,构筑交易运行“防护墙”。安全架构是通商银行可信赖、人性化金融服务的屏障。以网络安全护航、消费者权益保护、全流程数字监控为整体,护航整个数字通商稳定运转。安全体系聚焦入侵防护和技术阻断,全方位涵盖业务、网络、应用、终端全纵深。监控体系前置至客户交易端,实现先于客户感知、先于业务发现的金融服务事件探测和处理,即使是跨境受托支付问题,亦具备快速定位、迅捷处理能力。消保体系依托自主研发的投诉管理系统,打造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改善为一体的金融服务提升机制。AI大语言模型助力人性化客户关怀,通过深度训练客户问题库,辅助人工客服解答客户疑问、减少客户等待,强化客户对通商的信任和归属感。

技术驱动,打造“高可靠”运行名片。技术架构是通商银行稳定性、可靠性金融服务的基石。该行紧跟监管要求,对标同业先进,以“云数据中心”为建设目标,打造镇海、东部新城两大“双活”级数据中心,延伸杭州建德异地灾备中心。上述“两地三中心”整体基于分布式技术架构设计,以智能资源管理中心为枢纽,提供即开即用按需扩展的技术资源,敏捷应对业务高峰期的资源需求激增以及业务低谷时的节能减耗。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指标小于1.6,业务连续性指标高于99.96%,已成为该行数字化转型、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托。

来源:宁波通商银行


0条评论评论